轉載自
 
八十二年四月七日     中國時報   ◎劉昭民
 
「火焰山」一山之隔,就把小小台灣分為兩種天氣,相信還是常往來台灣南北兩地的朋友都有的經驗,為什麼會有遣種現象呢?

寶島氣象大觀
 
台灣為何「陰陽」怪氣
 
久居寶島的人們都會感覺到,每年冬半年陰雨的日子特別長,而久居寶島中南部地區的人們也知道,每年從十月以後,一直到第二年五月梅雨季來臨之前,天氣總是晴暖,難得有幾天下雨的日子。
寶島南北天氣的差異竟這麼大。
 

台灣正好位於冷高壓的東南緣,因此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。

 
  駕駛的朋友也一定注意到這現象,當車子從北部南下時,沿途細雨,尤其到了苗栗三義一帶,更經常雲霧瀰漫,有雲深不知何處之感覺。然而,一過了火焰山,下坡到了大安溪橋,馬上就豁然開朗,陽光普照,越往南,天氣越熱,只好把身上穿的冬衣一件一件地脫掉。  冬半年從台北松山機場坐飛機往台南、高雄的朋友也有這麼一個經驗:台北下著綿綿細雨,飛機飛入漫天如綿羊般的層積雲後繼續爬升,不久就在雲層上方往南飛,但見上面是艷陽普照,下面是層積雲和一塊塊的高積雲,地面上的景物上點也看不到﹔可是過了火焰山以後,雲量大為減少了,地面上的景物則歷歷在目  為什麼一山之隔,南北天氣之差別竟這麼大呢?原來在冬季和春季,東亞大陸大部分時間在蒙古高壓和西伯利亞高壓控制之下,日本、韓國、大陸長江以北地區大部分時間吹寒冷的北風或西北風,到了東海和江南以後,因地球自轉之關係,風向轉成東北,寶島正好位於這個冷高壓的東南緣,因此北部經常吹東北風,這就是冬半年盛行的東北季風。
 
火焰山山南和山北氣侯的差異, 也使得兩地作物和自然最觀迴異。
 
  根據氣象觀測顯示,這種影響台灣的東北季風的厚度隨冷高壓的強弱變化而定。當東北季風甚強時,厚度可達一萬呎〈三公里〉,反之,東北季風減弱﹝,厚度僅二、三千呎,其平均,度大約五千呎﹞一.五公里﹞。這些現象氣象人員日常可在高空風資料上看到。當東北季風到達寶島北部時,除了在迎風面上降下地形雨以後,還要繼續向西南方向流動,但是由於它的厚度僅二〡三公里,不及中央山脈和大雪山脈高,所以就被山嶺阻擋,等到流到新竹和以南之火焰山﹝海拔高度二千呎,即六百公尺﹞時,氣流下沈,變成較乾較暖,所以就雲消雨散了。
 
  早在兩百多年前,我們的先民已經注意到這種現象,所以﹝赤嵌筆談﹞中說,台灣北部地區冬春拳常常下雨,而中南部地區則雨量稀少。  火焰山造成南北陰陽兩界,於是就使得山南和山北冬半年的氣候大不相同,北部地區冬半年天氣常常陰冷,所以人們要穿禦搴的衣服,出門要帶雨傘,十分不便。而中南部地區冬半年常常陽光普照,氣候暖和乾燥,所以除非有強大的寒流來襲,一般人的冬衣很少派上用場。  又由於火焰山山南和山北冬半年氣候的差異,使得山南和山北的自然景觀迴異,例如茶樹,茶花、杜鵑花、柑橘等園藝作物僅適合北部地區生產,不適合南部地區生產。甘蔗、煙草、鳳梨、釋迦果等作物僅適合台中縣以南地區生產,北部地區則不適合,北部稻米的生產也不如中南部地區。由此可見寶島南北氣候之差異對農業和園藝業的影響相當大,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 少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